本报讯(记者 廖巍巍)近日,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大冶市分局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深化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。该分局对大冶市15家重点企业开展“体检”和上门宣传工作,重点围绕企业环评措施落实情况、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、排污许可证、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管理情况等开展检查,同时向企业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,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共治和生态环境保护。
去年以来,黄石市生态环境局聚焦企业需求,全年赴企业开展精准帮扶58次,切实解决33个具体问题,并因地制宜提出了50条针对性帮扶措施与指导意见。同时围绕重大项目,提供环境要素保障,将50个省重点项目纳入管理台账,对其进度进行密切跟踪,规范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,实现总量减排主要指标实施跨区域调剂。围绕企业需求,该局还加大资金政策支持,2024年度共推动16个项目进入中央生态环境项目储备库,争取各级资金用于支持包括土壤污染监测、水生态修复、大气污染防治、农村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。不断扩展环评简化范围,简化环评审批手续,2024年全市实施告知承诺制环评审批69项,为阳新县3个湖库治理项目及西塞山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“打捆”环评服务,累计为企业节约环评成本22万元,减少审批时间150天。
我市还持续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制度,2024年全市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清单内55家企业按照“无事不扰”的原则,通过无人机巡查、在线监控、视频监控、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,开展非现场检查和指导帮扶37家次。积极开展多样化的“送法入企”活动,组织座谈会、培训会17场,宣传受众涉企业528家次。开展入企普法宣传436家次,将环境守法“关口”前移,为企业绿色健康发展护航。